34岁的中国青年数学家王虹日前应邀在北大、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、清华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发表专题报告,场场爆满,不但北大「韦神」韦东奕到场听课,菲尔兹奖(Fields Medal)得主、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院士还为她做开场白和先容。但这名数学界的明日之星却由于在清华大学用英语授课,被网友批评是「香蕉人」。
@lebuyan 年轻的数学家王虹英文授课,你能听懂多少?网友:固然听不懂,但还是很享受!#王虹
♬ 原声 - 院士聪明阁
来源:抖音
综合媒体报导,1991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的王虹,2011年北京大学毕业后,前往法国攻读硕士,201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数学博士学位,现为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副教授。她因发表一篇破解「挂谷猜想」(Kakeya conjecture)的论文,突破几何测度理论的百年困难而申明大噪,被视为数学界的明日之星,有看成为首位获得菲尔兹奖的中国女数学家。
上个月王虹应邀在北京多所大学发表学术报告,在清华大学时,王虹先以中文致谢,随后询问能否全程以英语授课,获现场一致同意后才开始演讲。但有网友由于王虹的海外背景及使用英语演说,批评她是外黄内白的「香蕉人」,质疑她「在中国讲个课还用英语,不会是中国话都不会说了吧」、「听众大多是中国人,为什幺不用汉语讲呢?」
但也有网友解释,很多专业术语都是英文,根本很难用中文解释,用英语表达会顺畅很多;且王虹在授课前已经取得了现场学生的同意,并不是傲气地直接讲英语,不管学生的意见。
除此之外,王虹是否「爱国」也成为讨论焦点。有人拿她和韦东奕做比较,称韦东奕「全心奉献给祖国」,批评王虹「无论成就多高,也改变不了为美国利益服务的事实」;也有反面意见以为,王虹回国为高校讲课,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,假如非要在国内定居工作才算为国贡献,「那不荒唐吗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