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绿色金融将是填补资金缺口、支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。巨大的绿色变革为金融机构带来新的业务发展机会,更赋予了金融机构前所未有的责任。
上世纪90年代,世界各国间的国际天气谈判拉开帷幕,在长达30年的国际谈判中,先后达成了《联合国天气变化框架公约》、《京都协定书》和《巴黎协定》三大里程碑式文件,为合作应对天气变化打下坚实基础。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于2015年底签署《巴黎协定》,目标在本世纪内将全球均匀气温较前产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℃以内,并努力将上升幅度控制在1.5℃以内。
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鸣,各国纷纷举出本国的碳中和目标和时间表。2020年9月,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“碳达峰”与2060年“碳中和”目标,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中国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。中国因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,石油和自然气多以入口为主,发电依靠煤炭,不仅能源供需矛盾较大,能源安全也因对外依靠度高而受威胁。因此,双碳战略不仅是环境题目,更是中国在“第三次能源革命”中换道超车,构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。
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,中国实现2030年“碳达峰”目标面临的每年资金需求约为3.1至3.6万亿元,2060年前实现“碳中和”目标则需要在新能源发电、先进储能、绿色零碳建筑等领域新增投资超过139万亿元。而根据2021年数据,目前每年资金供给规模仅5256亿元,资金缺口超过2.5万亿元/年。
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绿色金融将是填补资金缺口、支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。巨大的绿色变革为金融机构带来新的业务发展机会,更赋予了金融机构前所未有的责任。从“可选项”到“必选项”,绿色金融发展进程正按下“快进键”。如何以责任促发展,加速ESG转型,建立绿色发展战略,探索绿色金融创新实践,充分发挥金融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,需要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思考,携手共进。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