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群侠

2022-06-14 推群侠 热度:1189
当前,人类逐渐从“信息互联”迈进“价值互联”。人们不再满足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,而是尝试摆脱第三方的信用背书而“直接交互”,这也有助于节约信任本钱。区块链作为人类社会从“信息互联”走向“价值互联”的一项重要新兴技术,或成为人类未来生活的技术支点之一。
虚拟空间与信任危机
  “信息互联”的重要特征是“主体悬置”,即不关注具体“主体”到底是什么。人们会对虚拟社会中的交互对象“是男是女”甚至“是人是狗”布满好奇。同时,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状况也决定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手段较为有限。在主体悬置的背景下,互联网技术的早期应用往往不以“个人主体信息交互”为核心,用户可以在各类即时通讯软件或社交网络平台获得虚拟身份,这一过程通常无需核查用户主体的身份信息。在“信息互联”的背景下,技术的发展缺乏对人本价值的关注,个体或被迫卷进强势的互联网而成为“总体上的被动者”。
  “强网络、弱主体”的格式,固然带来了互联网的繁荣,但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题目。比如,网络犯罪题目,其总量与不法程度较之物理空间的同类犯罪呈现几何级数增长,而案件的侦破却由于“主体悬置”背景下用户身份的虚拟化面临较大困难。此外,“信息互联”中虚拟空间的信息极易被篡改,人类社会赖以良序运行的信任遭遇了空前的危机。同时,这一信任危机较之传统物理空间的信任危机更加凸显。
  就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向度而言,“信号—数据—信息—价值”的技术发展脉络,推动着人类从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的拓展。电子信号通过简单的功能关联即可切进人类生活,也正是从这种简单的关联开始,人类意志开始渗透并逐渐主宰虚拟世界。而以区块链为基础,基于扩展现实提供沉醉式体验,或可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、社交系统、身份系统密切融合。
  技术层面的探索固然重要,但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同样不可或缺。不收留回避的人类“心身题目”以新的方式重现人类视野,人类似乎需要一种“形而上”与“客观实在”的结合体。虚拟世界的拓展,丰富了人类的数字生活,同时也加剧了虚拟世界的信任危机。不同于传统现实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,虚拟世界中的信任危机不限于人与人之间(简称为“人人关系”),而扩展至人与物之间(简称为“人物关系”),甚至是物与物之间(简称为“物物关系”)。人类社会对数字生活提出了新的数字正义和社会信任需求,而区块链为化解人类信任危机提供了新的可能。

上一篇:BSN黄山数据中心节点正式发布!

下一篇:福建泉州: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 将搭建“市场采购”应用场景

赞 0
分享
最新动态

Fed降息没给市场惊喜 那指、史坦普回落 费半结束9连涨

2025古偶口碑滑铁卢 三组CP观众难磕「降智套路」

妻夫木聪续任台湾观光代言人 亲製剉冰最爱这一水果

宾州中部重大枪案 警察3死2伤 枪手遭击毙

民调/逾半台湾人对政府处理内政没信心 7成指两岸关係变坏

吉米金摩谈论柯克之死惹议 ABC无限期停播「吉米夜现场」

泰晤士报:待川普访英结束 伦敦将承认巴勒斯坦国

经济快评/Fed降息1码 会议声明删句「给川普面子」

美中有望达成TikTok协议 美议员忧中国持续发挥影响力

在室内也能种好果树 专家推荐这些品种

账号登录,或者注册个账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