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来,产业领域被以为是能源消费和碳排的大户,互联网大厂也有“低碳”甚至是“零碳”的诉求。
“双碳”目标下,BAT大厂都公布了自身目标:到2030年,实现运营的“碳中和”。
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很多人以为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和互联网公司没太大关系,但实际情况是:电力能源作为互联网公司运行的基础,庞大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处理能力等,都需要电力能源的支持。
“假如电力能源的清洁化题目,没有解决掉。互联网企业的用电负荷,将持续增加,在不能保证绿电供给和消纳的条件下,碳排放指标压力会增大。”祁海珅说道。
在此背景下,京东建立了中国首个“零碳”物流园区。具体方式为:在园区内实现仓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,和储能系统的应用。
毅达资本高级合伙人厉永兴告诉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,“较于其他投资机会,目前比较看好光伏领域。由于它的天花板足够高,市场空间十分庞大。”
“相较于风能,光伏有技术迭代。”厉永兴向记者谈道,一方面,风电是机械发电,整体结构较大,需要在空旷等特定地区发电;另一方面,风电的本钱下降曲线,不如光伏有台阶式的下降。
更重要的是,厉永兴以为,光伏式发电具有普适性,园区、工厂,甚至是普通老百姓(37.470, 0.83, 2.27%)家里都可以广泛使用。
然而,光伏市场已有隆基股份等龙头出现,VC/PE们是否还有可投目标?
在厉永兴看来,光伏行业具有一定规模效应。“当总效用达到一定程度时,边际效应就没有了。在技术趋同、规模经济恰好处于合适的点上时,规模非头部的一些企业,有时反而会有更大爆发空间。“
“同时,受区域、人文等因素影响,地方政府会率先扶持辖区内自己的光伏企业。”
记者留意到,头部资本已有所行动。2021年12月,高瓴强势参与保利协鑫近50亿港元的配股,后者为颗粒硅龙头。今年1月,IDG也召募了一只百亿零碳基金,重点投向太阳能、风能、动力电池、储能等领域。
0